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傳利好 城投債短期迎投資機會

2023-08-07 09:26 來源: 上海證券報????? ? 作者:張欣然 0

分享至

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當前,我國地方債務壓力雖然較重,但整體債務風險可控。對于會議提出的一攬子化債方案,分析人士建議,可以采取包括再融資債的支持、政策性銀行的中長期貸款、銀行的現有債務展期降息和其他債務承接、地方政府資產變現和資源協調等措施。

在政策面傳來利好信號的背景下,市場人士表示,當前,短久期城投擇券策略仍可繼續,可以關注弱區域優質主體,并留意中等資質區域的化債進展,從而選擇是否進一步下沉策略。

地方顯性債務風險可控

隱性債務風險待化解

近年來,地方債務風險的問題持續受到高層重視。

2022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今年4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控新增隱性債務。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目前,地方政府的顯性債務風險可控。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77999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其中,一般債務148608億元,專項債務229391億元;政府債券376341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1658億元。

隱性債務問題成為當下各方關注的重點。國盛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楊業偉介紹,政府債務構成可以分為顯性債務和隱性債務,顯性債務又稱法定債務,包括國債和地方債。而隱性債務的邊界并不清晰,可以大致把城投平臺的有息債務作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從資金來源看,銀行貸款是城投最主要的融資渠道。城投有息債務可以分為債券、銀行貸款和非標。據國盛證券測算,截至2022年末,城投有息債務中,銀行貸款、債券和非標分別占61.7%、29.6%和8.7%。銀行貸款是占比最重的融資渠道。

當前,部分弱區域債券正迎來到期高峰。中金公司發布的研報顯示,2023全年城投債到期量為32545億元,進入回售規模為18783億元,合計51328億元。從季度統計來看,三季度到期回售合計量最高。

因此,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業內建議:多種途徑化解地方債務

關于化解債務的路徑,多位業內人士建議,可從中央財政置換、優化和重組地方平臺公司債務及資產負債表,以及金融機構助力債務展期三種模式著手。

一是繼續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并使用政府債限額和余額之差置換隱性債務。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郁認為,特殊再融資債由財政部下達,理論發行規模為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與余額之間的差額。但從地方政府債務空間的角度來看,特殊再融資債大規模發行的概率不高。

二是地方融資平臺優化和重組資產負債表。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認為,該舉措的核心是通過盤活資產、城投平臺轉型和重組等方式,提高財政收入和償債能力。這包括出讓政府持有的股權及經營性國有資產權益、利用項目結轉資金和經營收入償還,以及將債務轉換為企業經營性債務等方式。

三是金融機構介入及配合地方政府債務展期。易峘表示,可以通過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進行債務協同,為地方平臺債務進行實質意義上的降息、展期等。

“這短期有助于緩解償債風險,但長期來看,須注意將風險債務隔離,以便風險的處置和出清,否則可能影響金融機構和平臺資產長期資產回報率的提升?!币讔`說。

長期來看,償還債務的核心在于政府收入。楊業偉認為,未來一攬子政策的落地能夠有效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化解地方政府債務,但從長期的角度出發,穩健的政府收入才是緩釋債務壓力的根本。

在楊業偉看來,收入質量偏低的省份仍需重點培育產業、壯大稅源,加快推進城投市場化轉型,并與之形成合力。在支出端,須進一步推動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使下級政府的支出責任和財力相匹配。

城投債短期迎投資機會

在政策面已定調的背景下,城投債短期內違約風險下降。

業內人士建議,在投資策略上,宜在控制好久期的前提下酌情下沉以博取超額收益,建議多關注弱區域優質主體。長遠來看,若化債取得成效,城投債的利率水平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劉郁認為,如果城投債出現違約,將大幅抬升區域內城投企業整體融資成本,與化債思路相悖。同時,隱債置換、債務展期降息等化債方式,降低了尾部城投的整體償債壓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債券的兌付能力。因此,一攬子化債方案背景下,城投債短期內違約風險可能較小。

“債券對地方政府而言仍是一個低成本的融資渠道。很多地區化債成功后,其城投債的利率都恢復到了常規的水平?!?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說。

他認為,未來在一系列約束下,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可能會得到限制。而城投企業的債務結構,未來可能會發生明顯變化,預計政策性銀行專項貸款將增多,商業銀行的長期限貸款將增多,而非標、融資租賃等不穩定且高成本的資金占比則可能大幅下降。

中信建投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曾羽表示,城投債或難以實質打破剛兌,因此在負債端穩定的前提下,下沉1年期以內偏弱資質城投債仍是可選策略?!鞍l達地區由于具備堅實的人口與產業基本面支撐,城投模式仍可持續。對于優質地區的城投債投資可拉長久期至2年及以上,但需謹慎評估產業轉型主體的風險?!痹鹫f。

平安證券首席分析師劉璐認為,一攬子化債方案有利于防范系統性風險,且目前政府積極協調兌付債券,因此低等級城投債短期內的違約風險仍較低。

劉璐還提醒,城投債區域分化的趨勢不變,個別地區的風險輿情仍可能繼續,且當前低等級城投債信用利差和評級利差已經位于理財贖回潮之前的低位,因此估值風險較大,建議投資者謹慎下沉。

責任編輯:王一川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APP客戶端

手機財富網

熱門專題

澳门免费四不像正版图今期